玄妙的“岩韵”——岩石缝里生茶韵(二)
2016-12-14 17:19:07 阅读 1827

。。。

 

上期我们提到,岩上产出的茶,比半岩区值钱,主要贵在“岩韵”上。而这抓不着,无形的“岩韵”终究是何方神圣?看起来生硬、无情的岩石,不似土壤软沃,缺偏偏生出灵秀之气。

 

如悟道一般,各人参各人的,千姿百态。下文我们依循他人的感受走进“岩韵”。


其中有第一代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也有专程探访刘锋的《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亦有其他朋友与书籍资料。


一方是岩茶的深交老友,而另一方则是岩茶的新朋远客。

 

3454345.jpg

▲刘自家茶庄,坐落于武夷山成一方青翠




深交老友的岩韵感触

——

 

先生,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多年来经营着一家综合型茶厂,集选育、种植、制作、销售、科研为一体。


从一位懵懂少年,到资深前辈,他与岩茶相知相守了大半生。


能创立起一家成熟茶厂,前期探路的过程可没少吃苦受累。


做青及发酵(反复多次)2.jpg手工制茶,正在做青


许多朋友对这位老前辈的人生经历深感好奇,如果有幸采访,我们以后会在《好茶》栏目中,为大家一一揭秘。

 

于深谙茶道之人,自制茶叶越纯熟,就越讲求朴素,尊重它们的个性。一些修行人,往往随性为之,温火慢烘,制成毛茶即可,要的就是茶韵本来的自然。


这不是普通人理解的粗暴省事,心越澄澈精微,做事看起来简明无为,反倒直捣根由。近似古人说“志于道,游于艺”。

 

懂茶惜茶的刘对“岩韵”,也秉持了朴实的理解。


354535.jpg

▲武夷山岩上山场,难得一整片茶田


简明来说,武夷山正岩产区内的岩茶所拥有的,就是从岩石碎粒土质里生长出来,夹带了独特地域特色的“土地香”。值得强调的是, 这种专有名词只针对正岩山场(即茶园)的岩上茶。

 

曾有人以大红袍为例,用同一天不同山场采来的大红袍鲜叶,由同一位师傅制作,两相对比。结果正岩区内几家山场各具特点,但区别不大,而半岩区所产则有较大区别,关键在“岩韵”。

 

正岩区各山场虽然环境各有特点,比如这一山场茶气更霸道,另一地则相对内敛,然而大风土非常接近,土壤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属于红色岩石碎粒。


日光萎凋(晒青凉青二凉二晒)2.jpg

手工制茶,晒青场景


出了这岩区,就没有岩区这种土壤条件了,即便是外围山地高坡茶园,也很难具备。它们的土壤以红、黄土壤为主。茶树吸收的营养不同,滋养出的风格自然就不同了。

 

如果从口感来比较的话,拥有岩韵的茶入口后汤底更浑厚,两腮迅速生津,久久不散。几道之后茶味渐弱,此时茶汤中的独有矿物质气息慢慢散开,心情也随之舒爽起来。

 

而如今制茶技术不断研发,环境保育步步完善,茶人们精耕细作,已经掌握了更优良的方法。即使是半岩茶,喝起来也浑然饱满,另有一番乡土幽趣,另有一种个性特征。不用一味纠结在“岩”上。

 

剪枝扦插无性繁殖-不断尝试树种的选育创新2.jpg

▲不断尝试树种的选育创新,刘正在剪枝扦插

 



新朋远客岩韵初探

——

 

今年(2016年),《三联生活周刊》探究“好茶之道”,记者张星云与摄影师蔡小川一同前往古老的岩茶故乡。他们千里迢迢找到刘,希望这位岩茶界老大哥,能向大家打开岩茶之门。

 

于是才有了专题报道的正岩产区“并莲峰之行”。

 

并莲峰茶区就在刘家茶厂背后的山上。茶园紧贴着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一条小溪飞溅其间。刘家在武夷山的正岩产区拥有将近100亩山场。这便是其中一处。

 

3435346363.jpg

▲刘峥登上《三联》杂志封面


二人由刘的儿子刘峥带领向山而行。

 

刘峥自小跟着父亲习茶,年纪轻轻就已经掌握了精熟的制茶技艺。现在年近三十,父亲刘将制茶过程完全交由他负责,不干涉,更不刻意关注,已然放心交托。


他制作的茶叶,无论大红袍、正山小种、水仙、肉桂......在各大比赛中均摘得榜首。

 

234245.jpg

刘峥制作的茶叶,荣摘桂冠


他们沿着狭窄陡峭的山路前行,越是上爬,周围的植被越是葱郁茂盛,越少不了岩石和山谷。这里并没有大片空地开山种茶,只是偶有散落着几排茶树的空隙。


茶田一侧,岩泉倾泻而下,击打着岩壁,而青郁的苔藓早已在此处安家,被泉水冲洗得酣畅。

 

快至山顶,路过一处古茶场,正好建在顶峰半山腰凹处的岩缝中。现已弃用,只剩棕红色的沙砾岩土砌成的墙面孤立其上。


QQ截图20161128091745.png

▲坐落于并莲峰上的古茶场


记者二人此时已经口渴难耐,即使痛饮几口山泉也不能解渴。


刘峥将他们领到崖壁边的空地,拿出随身携带的铜制烧水壶、一个小炭炉、一袋炭、几小包茶叶等等,就地以方砖塔起茶桌,并从岩泉接得一瓶水,于是兴致勃勃开始煮茶。

 

品着现煮的岩茶,山间雾霭潮湿却又清爽自然。由此记者生起一种感触。

65465463.jpg▲刘峥承父业制一方好茶,下设链接,即可购买


“在将茶杯贴近嘴唇的过程中,就已经感受到香气正在接近,深橙黄色的茶汤入口瞬间,我尝到了连绵的雨水、石阶上布满的散落春花、沁人心脾的清泉、新鲜的苔藓、高耸的岩石、湿凉的岩壁,以及拂过面颊的湿润清风。人们说,固然‘岩韵’有无数种不同的解释,但这也许就是我对武夷山‘岩韵’的理解。”


不论旧识还是新朋,岩茶中特殊的乡土特性,都能丰富我们独特的身心体验。


身未动,心自远。一杯大红袍,或正山小种入口,远雾中的的飞泉、崖谷,尽在心头!






库推荐 · 《三联》专题报道岩茶

茶1



精品岩茶与家人分享 · 库好礼

茶2



库精选· 茶之伴侣

瓷器




武夷岩茶信步赏!

books.jpg





热门评论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