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说的这句话,最容易养出不懂事的孩子
2016-10-08 09:45:23 阅读 4260



0.gif

来源 | 网络

编辑 | 赵琳



上周坐卧铺回老家,对面的上下铺是一对夫妻,带着一个5岁左右的女孩子出行。一路上孩子难免跑跑闹闹,但是也还算活泼可爱,父母照管的也比较好。
 
后来那位妈妈说,实在是有点困了,就想到上铺去睡觉。谁知这下孩子不答应了,“我不要爸爸陪,我就要妈妈陪,妈妈陪我看动画片”,孩子态度坚决。
 
那位爸爸连忙接口道:“用爸爸手机看,妈妈的手机没电了,而且妈妈很累了呀”。
 
“不行不行,就要妈妈抱我看,妈妈不许睡觉”,孩子俨然是一位发号施令的小公主。
 
那位爸爸明显有点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爸爸妈妈一切都是为了你,你哪来这么多事,爱看不看,不看算了。没人管你”!
 
“哎,你这个臭脾气,你别吓到孩子,来来来,妈妈陪你看”,这位妈妈忙不迭的就把孩子抱过来,并打开了手机去找动画片。
 
其实坐火车的过程,漫长而枯燥,大人和孩子的情绪有点小急躁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我是小孩最大,我的情绪至高无上”和父母那句“爸爸妈妈一切都是为了你”,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1
你可以一切为了孩子
将来谁一切为了他呢?
 

“一切都是为了我”,把父亲母亲所有的付出和劳作,都变成了无私的奉献,把孩子所有的任性与越规矩,都变成了可以接受的事情,“好吧,既然你们都是为了我,那就让我试试我的权利吧”。
 
“既然一切都为了我,我想一个人吃掉整个大西瓜最中心的部分,可以吗?”
 
“既然一切都为了我,我想要一个新出的那种好看的书包,没问题吧”
 
“既然一切都为了我,那你困了也别去上铺睡觉,就陪我看动画片吧”
 
“既然一切都为了我,那我就要出国,你们会帮我准备好我需要用的钱吧”
 
孩子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中长大,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去他人的劝告,也难以接受其他人对他的拒绝,步入社会,从人际交往到职场工作,都容易步步受限。


2

别让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
要告诉他家庭中人人平等
 
自私本身就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点毫无疑问。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家人呵护的,被家人喜爱的,是永远不会被抛弃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而我们父母要注意的就是掌握一个尺度。不要无时无刻的把孩子放在家庭的核心。
 
如果孩子在睡觉,我们当然要放低音量去聊天、去做家务,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
 
但是当我们大人自己睡觉的时候,也要提醒孩子去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到爸爸或者妈妈。而不是说孩子想睡,全家人都要轻手轻脚,孩子起来了,全家人又要集体进入战斗警戒。
 
如果孩子在吃饭,我们当然可以尽量做孩子们喜欢吃的菜肴,并根据孩子的特点,让食物尽量低油少盐,营养美味。
 
但是不代表餐桌都是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更不代表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应该都放在他的旁边,他不吃饱吃够了,别人不能动筷子。还是要告诉孩子,你有你喜欢吃的东西,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你可以吃,并且只能吃属于你自己那一份。想多吃要跟爸爸妈妈礼貌的请求。
 
如果孩子在看动画片,我们当然可以允许他看完。孩子看动画片也是天性的一部分,只要正确引导,也能从中收获很多。
 
但是这不是说遥控器应该掌握在孩子的手里,什么时候他想看什么频道都可以。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爸爸爱体育频道,妈妈爱旅游频道,跟他自己爱动画片是一样的。爸爸妈妈可以在播放动画片的时候把频道让给你,但是你也要理解爸爸妈妈的喜好,尊重爸爸妈妈看电视的权利。

只有当孩子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的时候,才不会把别人对他的付出和迁就当成理所当然。
 

3
除了为孩子付出,
也别拒绝孩子的回报
 

我还看到过一个案例,是一位初中校长讲的:

一位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父母专门在学校附近给孩子租了一个房子,然后母亲辞职每日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父母的操劳孩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有一天这个孩子就趁着父母出去买东西,偷偷的给父母做了一顿饭,还给父母泡了一壶茶。想等父母回来了之后给父母一个惊喜。
 
父母回来之后不仅毫无惊喜可言,反而对这个孩子一顿斥责:“我们千辛万苦都是为了你,你自己现在时间多宝贵自己不知道吗?为什么要浪费在做饭泡茶这些事情上!”
 
可想而知,孩子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感受?也许这位家长朋友说的没错,初三是应该分秒必争的时候,但是孩子一片好心,除了斥责,是不是也要先表达一下感谢,然后再跟孩子说明这个道理呢?
 
很多时候,孩子也并非是需要父母一直付出的“讨债鬼”,孩子们也会用他们的方式表达“我做这一切是为了你”。
 
当孩子把他最爱的巧克力留出半块给你的时候,大大方方的接受吧。别再去说那句“妈妈不爱吃”的善意谎言。
 
当孩子用了一下午做了一张贺卡送你的时候,开开心心收下吧。先别斥责他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做这些东西没用。
 
当孩子想帮你分担一些手提袋走路,微笑着同意吧,不要告诉他你还小,这些东西爸爸妈妈可以拿得动。
 
付出和爱都是相互的,会流动的。当孩子感受到了付出的喜悦和分享的快乐,他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人。



相信每一位家长在孩子把家里弄的一团糟的时候都束手无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味责怪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就会自卑,一味的纵容孩子又是溺爱孩子的表现,这可怎么办呢?

下面小编给宝宝爸爸妈妈们推荐大卫系列的获奖绘本,跟着大卫一起慢慢变得懂事起来吧!

| 《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
(美)大卫·香农|译者:余治莹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内容
简介

1
《大卫,不可以》


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

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

2
《大卫上学去》


《大卫上学去》一书主要描述了大卫在学校学习规矩的状况。与《大卫,不可以》最大的不同是,在前一本书里,大卫唯我独尊、一个人胡闹;而在后一本书里,大卫的身边有了其他的小朋友,他必须得学会与别人相处,并且尊重学校里的规矩。  

3
《大卫惹麻烦》


经历了被妈妈说“不可以”,被老师说“不可以”的成长经验,大卫似乎并没有痛改前非,在这本书里,继续发挥超人能量,大惹麻烦!对比前面两本,读者会发现一些区别。在家里被妈妈说“不可以”的大卫年龄尚小,所犯的错误是那个年纪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淘气好动的男孩子在年幼无知的时候闯祸并不意外。而这本《大卫惹麻烦》里,大卫明显地又成长了一些,拒绝进食、大声问话、出言不逊……等等行为,都显示着大卫在尝试支配自己的生活,这一次,他真的受到了惩罚——黑暗中孤独的入睡。作者巧妙地将乏味的说教隐藏在故事之中,没有任何父母会容忍孩子说谎。

精彩
展示


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

-更多精彩,点击下列封面进入购买链接-




热门评论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