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因作弊跳楼而亡:父母高质量陪伴,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453410
2017-03-22



文/桐阳妈


3月19日,据灌云县官方通报,3月17日15时许,灌云县实验中学一学生坠楼,据公安部门调查,坠楼者系灌云县实验中学初三(12)班学生殷某。该生当日下午在灌云县实验中学大考场参加初三年级月考,14时30左右,监考老师发现其在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随将其手机没收,过程中殷某拒交手机,监考老师在没收手机过程中用手打了殷某面部一下。约20分钟后,该考生向监考老师请假上厕所,随后独自离开考场,走到该校初二教学楼五楼,从五楼翻越护栏跳下,后被及时送往灌云县人民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官方通报,事情发生后,灌云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安排公安警力开展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善后处置等相关工作。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有关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经常发生。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

为了避免孩子们情绪低落,出现意外,那么就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从而积极乐观的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

我们从小的教育,大部分都是追求卓越,追求成功。其实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当孩子遇到挫折是自寻短见还是积极面对,这取决于孩子平时的心理素质锻炼。当然这种心理锻炼在于父母平时的高质量陪伴。

以前看变形记,把富人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交换,培养孩子的挫折教育。父母本意是为了锻炼孩子,其实这并不能真正的培养挫折,只会增加孩子的痛苦,逃避这种生活。

所以培养孩子的挫折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父母的点滴陪伴。高质量的陪伴从以下3点做起:

1.宝宝小的时候,不要剥夺孩子挫折体验。

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不要看到孩子摔了一跤,父母立马啊呀一声,吓的不行。然后抱着或者帮孩子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

孩子尝试穿鞋,穿衣服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来,不要剥夺孩子挫折体验,这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比如1岁多的孩子在穿鞋,鞋子穿不上,最后把鞋摔到地上。很多大人就会说,这孩子怎么脾气这么大,然后帮孩子把鞋穿好。看起来这样很好,大人也穿的快。实际上,这剥夺了孩子的挫折体验。

孩子发脾气,把鞋摔到地上,就是因为体会到自己不会弄,受到挫折。好的处理方式是同理孩子的感受。宝贝,想穿鞋,没穿上,有些着急,慢慢来,我们再试一次。一次次的陪伴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这个时候就是天然的锻炼挫折能力。

2.不要去否定孩子,让孩子感受自己没价值。

我俩娃骑自行车,滑板车,我只是在边上跟着,很少去教孩子,指挥孩子。孩子可能掌握不好方向,会一次次骑不动,这些都是挫折体验,孩子会自我修正。

如果大人着急,你怎么那么笨呢,半天学不会。在旁边不停的指挥说教。那么孩子会感受到自己不行,自己没有价值。虽然最终也学会了骑车,但是和自己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失败,最后成功,这种体验完全不一样。

3.不要只看分数,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多父母和老师看孩子分数,看孩子成绩,结果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这位跳楼的同学考试作弊,不就是为了多考几分吗?如果父母告诉孩子,只要你尽力了,父母依然爱你。考的不好,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引导孩子考不好也很正常,只要找到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还是可以跟上,不是差生而是后进生。那么孩子心理就会缓解,也会有精力去努力学习。

孩子出现意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孩子每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所以父母的陪伴方式和应对方法很重要。

当娃出生的时候,让孩子自然的体验挫折,孩子才会形成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饶的精神,当成年后遇到困难才更能勇敢面对。

为了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平时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谈心,给予孩子自由和尊重,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效,有质量的陪伴。只有这样,孩子遇到困难才会向父母求救而不是走上绝路。

桐阳妈:两个女儿,微信公众号:tongyangma2016。2005开始研究心理学和亲子教育,擅长育儿,婚姻问题,婆媳矛盾。

进入圈子
|相关推荐
|讨论区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