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 | 和谐假象和辅助手段
2018-12-08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任何一种神经症都在一定程度上质疑道德准则,哪怕患者非常刻板地坚持他可以接受的某些准则。
我们内心的冲突 | 和谐假象和辅助手段
12:14

主播  |  沈小树

编者  |  小书

音频.gif

640-190我们内心的冲突6.gif

「 这 是 好 书 共 读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74 本 书 」

新版好书共读已上线

晚安故事 | 精品领读 | 每日听书

点击上方栏目名称,阅读更多好书

【点击此处,订阅本书

每晚八点,陪你读书!




今日读书签


领读日签6.jpg


我们始终相信阅读的力量!

好书共读栏目的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人们往往用一个谎言来圆另一个谎言,再用第三个谎言来圆第二个谎言,无休无止,直到谎言像蜘蛛网一样将他缠住,再也无法脱身。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假如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类人没有追求真相的勇气,那么在他或他们的生活中就必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用谎言来应对麻烦确实很管用,但是它也会带来新的麻烦,然后又需要用新的谎言来解决,周而复始。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我们内心的冲突》的第8章。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132页到第144页。





◆◆
神经症冲突和试着去解决
◆◆


第八章:和谐假象和辅助手段


我们企图突出重围,从内心的战场逃走,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裂痕,可结果却让自己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这一平衡岌岌可危,很容易被打破,所以他不得不采取更激烈的手段来维持平衡。患者四处搬救兵,如盲区、区隔化、合理化、超限自控、绝对正确、左右摇摆和玩世不恭等。这些救兵全都是些无意识的方法。

人们经常十分困惑,为什么我们自己看不到理想化形象与真实形象之间的鸿沟呢?实际上,我们非但看不到这条鸿沟,连目前所面对的冲突也一概无视。

例如,有一位顺从型患者,他具备了顺从型人格的所有特征,而他自己也坚信自己是个善良的人,可是有一次他无意中跟我说,在某次员工会议上他很想找把枪将自己的同事们一个个击毙。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杀人念头在当时来说是无意识的,很多类似的破坏性渴望同样如此,但关键之处在于,他认为是开玩笑的杀人想法,绝对不会玷污他那圣徒般的理想化形象。

再一个例子,一位男子自认为他很率真善良,于是坦言,他曾经把从一个女孩子那里索要来的钱财交给了另一个女孩子。他同样意识不到这是多么矛盾。

这两个例子让我们看得明明白白,盲区作用能够让患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内在冲突。想要解释这些现象,仅靠“我们所有人都可能对我们不关心的东西置之不理”这一说法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补充一句话:我们对做某件事的渴望程度,决定了我们对这件事的无视程度。

其实用一句话就能概括明白:这一类基于非客观原因而产生的盲区,只是意味着我们很不愿意看到内在的矛盾。

我们经常会以推理的方式,强化他的主要倾向,而其他任何可能与主要倾向起冲突的因素,都被削弱或者伪装,这样冲突就被隐藏了。以推理的方式进行自我欺骗,称之为合理化。人们对合理化的普遍认知是,它主要的用途是为自己辩护,或者为了迎合大家的普遍观念,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动机。

我们不妨看看顺从型和对抗型人格,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作用。顺从型的人笃信自己是出于同情心而渴望帮助别人,但他实际上有强烈的支配倾向。假如支配倾向过于明显,他就将其合理化为乐于助人。再看对抗型,对抗型的人一定会否认他是出于同情心而帮助别人,他会把自己对他人的帮助行为合理化为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能够同时消除外部干扰和内心忧虑的手段,就是绝对正确,它具有双重功能。冲突得不到缓解,患者必然会陷入怀疑和犹豫,当它们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令患者失去一切行动能力,而只能听从外部因素的支配。犹豫不单指某种行为过程,自我怀疑也是犹豫的一种表现,如怀疑自己的价值和权力。

所有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可以破坏我们的生活能力。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无法容忍它们。有的人看待生活,就像看待一场冷酷的战争,他会把怀疑视为缺陷,而且是一种致命缺陷。尽管他疏离他人,坚守孤城,可是他很容易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愤怒。

绝对正确,简直是患者解决冲突的一把万能钥匙,他可以毫无根据地断言自己永远正确。这一类患者一定非常厌恶分析,这并不难理解,因为接受分析,就意味着他内心的和谐遭到了威胁。尽管这种和谐其实是一种死寂。通过合理化,这类患者将情感视为藏在内心世界的奸细,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它。

与绝对正确截然相反的一种防御策略是左右摇摆,它的作用和拒绝承认冲突异曲同工。有这种表现的患者只要感受到压力,就会像泥鳅一样溜到一旁,有点像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假如伪装成泥鳅依然没有摆脱危险,那么他就会变成一头跑得更快的小鹿。假如还是没有摆脱猎人,危险更近了,他就会变成一只鸟,从而飞走。

这一类人从来不会掷地有声地说确凿无疑的话,他们经常否认刚刚说过的话,要么就是发誓刚才的话绝不是那个意思。他们有一种奇特的能力,可以将简单的问题变得格外复杂。你简直没可能让他们明确表达对某件事的观点。哪怕偶尔他们真的想表明自己的立场,可是话一出口就兜来兜去,最后,你除了被兜晕外,一无所获。

玩世不恭是最后一种避免意识到冲突的方式,表现为否认和轻蔑道德准则。可以说,任何一种神经症都在一定程度上质疑道德准则,哪怕患者非常刻板地坚持他可以接受的某些准则。有很多原因能促成玩世不恭,但总的来说,任何一种原因都是以否认道德标准的方式而存在,所以这类患者完全不会花心思去搞清楚什么东西值得他相信。

前面所讲的这些防御策略都是围绕基本冲突建立起来的。我将这一套防御体系简称为防御结构。尽管各种神经症在作用程度上有所差异,但它们无一不是以组合的方式构成整个防御系统。




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心得?

可以记录在下方的【随笔区】

共读时间:12月03日——12月12日


点击订阅


wode


觉得文章有益

不妨点赞鼓励

也可分享给身边的书友

点击此处,免费读书.jpg

本期主播

沈小树

本期编辑

小书


- 06 -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好书共读-进阶.jpg

未标题-1.jpg

文首-文末-每晚八点伴你共读.jpg



7
我们内心的冲突(精)
作者:(美)卡伦·霍妮|译者:李娟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