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娃我生的,我生的,我一定有什么没想到!
395220
2017-05-06

这是我家大宝啊谷两岁多的故事。

啊谷,玩具借妈妈玩一下可以吗?

可以啊!

那玩具借弟弟/其他小朋友玩一下可以吗?

不可以!

这是当初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我知道不能强推孩子分享,只能欣慰他还比较爱我。

某天,姑妈送给啊谷一辆车,啊谷很喜欢,弟弟也想要。

我又问,借一下可以吗?

不出意料,啊谷说,不可以!

我正好闲着,抱着弟弟和他磨,借一会儿嘛!就一会儿。

不可以!啊谷没同意。

我继续磨,他会还给哥哥的,借他玩一下就还。

啊谷很认真抬头看我?真的?会还给啊谷?
几分钟?

我忽然意识到我的盲点。

1.我之前以为孩子知道有借就有还。
其实他们没有逻辑,就像一岁的孩子不明白下雨为什么不能出门一样。

2.我以为“还”是虚词,孩子却是会认真考虑时间是否接受的。

造成盲点的原因是:其实我懂16个月的孩子就有物权意识了,借出去要收回来,才有安全感去分享。

但我太强调家里玩具是公共的,只有生日礼物和圣诞礼物是自己私人的。
公共的谁先玩谁做主,然后轮流玩。
既然是公共的,说借是客气,不用强调还。轮流玩,却没具体时间限制,在手上就是霸占。

这个轮流玩的理念是正确的,可以从小灌输,但这不符合啊谷和弟弟的年龄,一个当时不到三岁,一个一岁多点,都无法理解公共的意思。

当时啊谷理解的是他爱玩的都是他的,他不爱玩的是公共的。
弟弟可能理解为我现在看到的就是我的。

啊谷同意借给我是我们爱在流动,不同意借弟弟是竞争意识,而且投射自我,认为玩具借给别人会被霸占。

所以,方法虽科学,但基础还没打好。

我以为孩子还小,不要强求,到了年龄,多看绘本引导就懂得分享。

其实有时候是孩子的能力问题,他理解不到我们所谓的“常识”,我们也不理解他们的“重点”,我们在纠正孩子行为之前,除了要先理解他们的情绪,还要教给他们生活常识和技能。


接着我说,啊谷可以自己决定借多久!

啊谷深思了一番,说,1分钟。

我说,好啊,谢谢哥哥。

1分钟后,我让弟弟主动还给哥哥。弟弟难得能玩一会儿,也很乐意还。

一来二去,大家都很开心。

后来吃完晚饭在阳台玩,啊谷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把原来不肯弟弟玩的玩具都强行“借”给弟弟,还规定几分钟才能还,提早还不行的哦!

(最近教他看时间,敏感期,只认识分针走一格是五分钟,但爱信口把时间和数字挂钩,其实并不知道多久,我说时间到了,他说还没到,我说没到,他说到了。)

把弟弟弄得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根本不知道哥哥要干嘛!

我感觉啊谷好像发现了自己的新能力而兴奋――原来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借出去,也可以规定何时收回来。


育儿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妈妈才是自己孩子的专家。
贯彻正确理念但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就默念这娃我生的,我生的,只有我最了解,我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想到?!


进入圈子
|相关推荐
|讨论区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