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家上学”的教育故事(上)
499940
2017-05-26

毛泽东“在家上学”的教育故事(上)

第一部分 毛泽东儿童时期“在家上学”的教育故事

我们知道——

青年毛泽东读书时学的是师范,沒有读过军事院校,更没有系统地学过军事理论,他为什么成为伟大的军事家?他领导的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将对方的飞机大炮打得落花流水?将黄埔军校的优秀生打得满地找牙?

我们知道——

史沫特莱说过“中国共产党的其它领袖人物,每一个人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我们知道——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最爱看书的伟人!

毛泽东只所以爱读书、爱学习,这是他在外婆家5年左右“在家上学”经历有关,儿童时期毛泽东那几年的无忧无虑的“在家上学,在他幼小的心田播下一粒读书的种子,就是这一粒无痕的读书种子,无心种的读书种子,让日后毛泽东成为一个嗜书如命共和国的领导人。


难道说一代伟人真的有过“在家上学教育”经历吗?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下面,我们可以从毛泽东“在家上学”故事中看出,一代伟人真的有过“在家上学教育”经历!

今天就我们谈一谈“毛泽东“在家上学”教育故事哪些?

实际上,毛泽东的在他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有3次所谓的“在家上学”的故事。

下面我们先看毛泽东儿童时期“在家上学”教育故事——

第一节 毛泽东“在家上学”的时间与年龄:

毛泽东“在家上学”的地方:姥姥与舅舅家里。

毛泽东  “在家上学”的时间:可能是在1895年春天到1901年春天。

毛泽东 “在家上学”的年龄:2岁-8岁。

毛泽东为什么要在姥姥家上学呢?

我们先从毛泽东的乳名说起,他的乳名叫石三伢子,是由于两个哥哥都在襁褓中夭折了,她的姥姥就让毛泽东东拜家中的石头为“干娘”,并且取了个乳名叫石三。

后来,毛泽东在革命活动中还用“石三”当笔名。姥姥认为韶山冲上屋场的风水不好,拜过“干娘”之后,父母深感生活无奈,尤恐先例重演,故此,毛顺生为了逃债外出当兵,文氏抱2岁毛泽东回娘家寄养,直到毛泽东8岁,1901年毛家把毛泽东从外婆家接回,送他去家门口附近南岸私人学堂上学。【毛岸青 邵华《少年毛泽东》京华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至此毛泽东开始长期住在韶山家里,直接接母亲教育和影响。

第二节 毛泽东“在家上学”的老师:

毛泽东“在家上学”的老师:二舅 文玉钦。

当时文家已是四世同堂、40余口的大家庭,又属小康之家,书香门第,更有优良的家风。这家风是坚韧不拔、勤劳精细的治家作风;是行善好施、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纯朴的心,真诚相处,温顺和谐。毛泽东的外祖母、母亲和童年毛泽东深受这文氏家风之影响。

同时,毛泽东在文家5-6年,颇受长辈爱护、器重,加之他聪明可爱,被人视为宝贝。舅舅在家办私塾,经常带他在身边,他成了一个特殊的“旁听生”,所受的教益比正式生还多。

毛泽东有个舅叫文玉钦,是个教书先生,毛泽东人生之初所接受的学前教育不在他韶山的家,也不在他的父亲,而在他的外婆家,在他的母亲和外婆、舅父。

少年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无痕的“玩乐”教育的,同时在他幼小的心田播下一粒读书的种子。第三节 毛泽东“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与学习课程:

毛泽东“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一般是陪玩教育、旁听教育与混龄教育。

下面我们看毛泽东“在家上学”的接受的“陪玩教育、旁听教育与混龄教育”对于他的人生影响!

1.陪玩教育:何以激发了毛泽东的学习兴趣?

现在,有很多的人,对儿童学前教育的“玩”存有偏见,觉得儿童在浪费时间,简直是胡闹,从而生硬的阻挠和制止,而把孩子的“读书、认字、写字、画”才算是“正经事”。

而孩子呢的认知与表现呢,却是相反,只有兴趣的玩,才是她们追求的,且百玩不厌...

文正莹,是毛泽东母亲的哥哥。毛泽东的舅父,因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毛泽东称他八舅父。文正莹,1859年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唐家坨。是一位生性正直。性情温和的乡中秀才。他在家中开办了私塾即唐家坨“小精英学堂”,教家族中的子弟读书。

少儿毛泽东,第一次离开母亲刚来唐家坨时,还真有点心慌不习惯。白天吵着要回韶山,他的舅舅,舅妈只好带着他到处玩,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和归家之心。毛泽东玩累了,便让他睡,白天睡足了,晚上又吵着要回家。这时他的舅舅,舅妈只好轮着给他讲故事,吟唐诗三百首……从识字吟诗中,毛泽东渐渐产生了兴趣,学到了许多知识,慢慢地也就忘记了要回家这件事。就这样安下了心,开始了唐家坨学习历程。

一天,少儿毛泽东,在舅父的私塾里玩耍。不料小小年纪的毛泽东竟不好贪玩,在私塾学堂的学习风气影响熏陶下,有时竟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课。背书,就这样,少儿毛泽东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数年的在家上学“学前早期教育”。

文家表兄弟多,毛泽东常跟他们结伴玩在一起。白天下课回来,要么玩“狼吃羊”游戏。即扮演狼的,抓住了谁,谁就要表演唱歌或背一首古诗或讲一个故事;要么就借一些杂书小说,互相阅览。

而毛泽东这样的“在家上学”的经历,为少儿毛泽东超智力形成,打下很好的教育基础。

2.旁听教育:何以激发毛泽东报效国家学习动力?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96年前的1917年,也是暑假。那一年,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青年毛泽东,利用假期,开始了他的“行乞”游学之旅。大约7月底8月初到达安化梅城,在这里一住三天,调查民情,拜访学人,游览名胜,感受一方文化。毛泽东这次“游学”没带分文,但关心天下大事、立志救国救民的毛泽东,为了解民情,熟悉社会,同时也为锻炼自己胆量,于1917年暑期,邀请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

不过,如今时过境迁,毛泽东当年走过的地方,今天有一些虽然很难找到,但一代伟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精神却成为一珍贵财富,值得后人永远珍藏。

中国有许许多多“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志士,从古至今,多不胜数。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革命和进步首先也是由这些“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志士给推动起来的。

一个民族拥有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愤青”越多,这个国家就越有前途,因为无论表现形式怎么样,最起码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利国利民的,都是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前途的。

如果中国没有了这样的人,那才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真正悲哀。

毛泽东为什么“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

实际上,这是毛泽东在童年的时候在舅舅家“在家上学”作为旁听教育激发毛泽东报效国家学习动力教育结果!

旁听教育,指无法取得学籍和学位的在教室内或者教室外听课的学生;当今以大学旁听生居多,一般是为了自学考试、考研等等。

旁听教育,毛泽东一生有经历了两次的旁听教育——

第一次,就是在他的外婆家旁听教育!

第二次,就是在北大旁听生教育!!

北大旁听生是北大的一个特殊群体,自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到现今,可谓北大历史传统。毛泽东等都是北大旁听生,在他们的回忆里,北大旁听是为美谈。近两年来,北大不允许社会人员及旁听生在食堂就餐以及人大不允许旁听生进入某些教学楼等事件引起不小争议,北大旁听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为人正直,注重节操,又是读书人,特别喜欢聪明可爱的外甥,他在家开设蒙馆,毛泽东从小聪明好学,向八舅要求和那些小朋友一块读书,八舅认为外甥还不到开蒙的年纪,见他好学就同意他“旁听”。

幼时的毛泽东经常“旁听”八舅勉励他们,为将来报效国家好好学习。

3.混龄教育:何以让毛泽东找到学习的快乐?

混年教育,何以让毛泽东找到学习的快乐?

说道“混龄”教育这个概念,我想起了毛泽东幼儿时期的“混龄”教育与学习,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毛岸青著的《少年毛泽东》中看到——

“毛泽东的二舅文玉钦,排行第八,毛泽东喊他八舅。他虽是一个汉子,但读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墨,曾经手抄一本《家范箴言》,还在家里开设蒙馆,叫文家子侄们读书。4岁的石三伢子也跟着去当‘旁听生’。他和表哥文运昌、文南松他们一样,端端正正坐着,不吵也不闹,瞪着眼睛,听八舅给表哥们讲书。除了《家范箴言》,还有《百家姓》、《三字经》……读过书以后,八舅就限定时间,要表哥们背书。哪晓得表哥们只会贪玩,碰到背书的时候,书都忘的干干净净了,一个个都憋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这时候,毛泽东就站出来,说:‘八舅,我晓得的背书。’文玉钦以为他是讲的好玩的,就说:‘你还没有读书,晓得什么!’毛泽东却说:‘不信,你听。’就从‘赵钱孙李’背起,一直背下去,没有一个错字。文玉钦十分奇怪,就对母亲和哥哥嫂嫂们说了此事。大家听了,也是很惊奇。”【毛岸青 邵华《少年毛泽东》京华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P4】

我们看到没有?

幼儿时期毛泽东为什么以“旁听生”的身份“玩学”、“学玩”,却能取得如此成就?而比他大很多的表哥们正二八经坐在哪里专业读书,却学不会呢?这又是为什么?

实际上,这是儿童“混年教育”的结果!!!

因为,在每一个人儿童的“心田”里,都有一个园丁“老师”,在哪里默默耕耘着儿童的“心田”,既然我们的儿童的“心田”里,早已有一个园丁“老师”,早在哪里为自己默默耕耘着自己的“心田”,那么,我们的学前教育的老师为什么不去开发?为什么不去利用?

试问,我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什么不用呢?

非要让天真活泼的儿童在教室“做好、做直、别动、双手放到后背上去”呢?

这是,我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困惑!!!

事实上,在我们的儿童的心田里,还有另外一个园丁“老师”,那就是“好为人师”。

说起“好为人师”,对于成人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毛病”,可是对于儿童来说,“好为人师”则是我们教育的“财富”,我们知道,如果以请教的口气问儿童,儿童就会兴奋起来。

这是为什么?小孩子喜欢给他人当老师缘故,我们的学前教育一定要紧紧的抓住儿童时期“好为人师”的这笔教育的“财富”,对于儿童来说所谓的“教”,几乎都是多余的无用“废物”,这些都是儿童“好为人师”的教育心理的“宝贝”。

怎耐,我们的教育者太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了,对于学前教育的儿童人为的分成什么“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等,这样以来儿童时期孩子“好为人师”教育的“财富”就成为了“0”或“-”。

(1)混龄教育:何以让儿童找到学习的快乐?

“混龄”教育,不仅让儿童的社会性得到更好发展,群体中大点的儿童会产生一种大哥哥大姐姐的责任感。在这样的群体中,经常看到大儿童牵着小儿童的手玩,或者保护小儿童,大儿童会无意识地承担一些大人的任务,而且比较小的儿童会自然学习到大儿童与人相处的方法,比如对人有礼貌,帮助别人等,这种榜样的力量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在混龄教育中,比较小的儿童语言以及认知能力发展会非常快,混龄班等于为他们创造了一个“高级的模拟环境”。

据报道,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些实验,研究表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和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在揣摩别人心理方面存在差距。从小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的小孩子更容易感受别人的想法,并且能更加准确地推理别人的行为。更惊奇的是,兄弟姐妹人数越多,在这方面的水平就越高。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而“混龄”教育恰恰能弥补这些“独苗”天生的家庭缺失,让儿童体会到各个年龄段的思想。

不过儿童的“混龄”教育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在做说明解释,以后再说。

“混龄”教育,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就是教育中最大的教,大教若无教,其实,这就是真正的教,让儿童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感受到知识的存在,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这就为儿童日后学习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试问,我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什么不用呢?

非要让天真活泼的儿童在教室“做好、做直、别动、双手放到后背上去”呢?

这一“做好、做直、别动、双手放到后背上”的教育制造了数千万的“厌学”儿童。

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那么好,为什么逼着孩子学习反而不学习呢?还要逃学?厌学?辍学?在学前教育中,我们是“同龄”式的分班教育?还是“混龄”的合班教育?

那就是我们的学前教育需要“混龄”教育!

因为,混龄教育,不仅让儿童找到学习的快乐,而且能够让儿童有学习主动性!

那么,混龄教育,何以让儿童有学习主动性?

(2)混龄教育:何以让儿童有学习主动性?

为什么“混龄”教育让孩子学习有了自学的主动性?

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起了10多年前,一个过去的同事,给我讲的发生在他身上的教育孩子的事情,由于以前他从事过教育,他认识了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老师,有一段时间他比较忙,就让他4岁的孩子在三年级的这个老师哪里教室里“溜着玩”,由于是山区的小学校,校长与别的老师也不怎么管,这种情况在山区的小学校比较普遍,大部分老师都是代课的,于是就边带孩子边代课边教学,于是他的孩子就做了4个多月的“旁听生”,后来,这个代课老师告诉他与妻子,你家的孩子才4岁,为什么能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三年级8-9岁的孩子按部就班学习却不能回答?是“神童”吗?

很可惜,由于这个老师家庭的原因,她的代课也结束了,孩子也没有在教室里继续“溜着玩”下去,同时他很害怕这样的教育是拔苗助长,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不利。

那个时候很他们可能是不知道这样的“混龄”教育理念,也就“胡思乱想”罢了。

混龄教育,何以让孩子让主动性学习?

心理学家认为,在同龄班中,孩子间的能力和知识都差不多,特别是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发展比较落后的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总是处于落后的位置,从而产生自卑感;一些优秀的孩子就会比较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而在混龄班中,这两类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需求,能力差一点的孩子能够从和更小一点的孩子在玩耍中得到乐趣,而优秀的孩子能够在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那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经常和大孩子“混”在一起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更加卓越。

所以,当一个儿童进入到“混龄班”中,从一个被照顾的小朋友,逐渐成长为照顾别人的大哥哥大姐姐,社会角色从一个学习者演变成一个小老师角色,这是学前教育中最珍贵的教育,每一个儿童都知道其他小朋友在想什么、干什么,同时,自己还积累了丰富的多层次的“社交经验”,并且还不断地适应和接受自己的“社交”的新角色。

其实,现在看起来的是“混龄”教育奇迹,无需大惊小怪!什么“神童”不“神童”的。

关于“混龄”教育,只要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也会出现教育的奇迹。现在好多超常儿童都是在无意识的教育下培养成功的。

毛泽东自青年时代起就立志要做大事,发誓要“翻天揭地、改造社会”。为此,他发奋读书,在学海中遨游,在书山上攀登。从书本中吮吸知识,也从书本中增长才干。他虽非出身书香门第,但酷爱读书。他自己也曾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毛泽东受过6年的国学灌输和7年西学教育,还曾到长沙的湖南图书馆自学,“贪婪地读,拼命地读”,看了大量的书,“度过了他学习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半年”。

其实,这些都得益于“混龄教育”,让毛泽东在学习上有了自我学习主动性!

(3)混龄教育:何以能够适合于一切教育?

毛泽东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历史巨人,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百年来最大的成功者之一。那么他成功的奥秘与他儿童时期的混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混龄”教育,不仅仅适合学前教育,而且还适合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一句话,“混龄”教育适合于一切教育!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学龄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敏感、最重要的一段关键时期。儿童的年龄段越小,受老师的影响越大,学前教育阶段的老师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混龄”教育,其实就是过去的“复式教育”,这样的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地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今天,随着城乡一体化,“复式教育”已经成为过去时,老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详细讲解和展示每一个教学要点,学生也很直观地顺利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但是以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精神,还是可以让如今的老师借鉴和参考的,尤其是我们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可以完完全全借鉴,这是多快好省的、利国利民的教育。

混龄教育是个宝,一切教育离不了!

哥哥姐姐榜样好,弟弟妹妹玩得少!

相互学习同进步,事半功倍成绩优!

学校教育老中青,中国教育出精英!

4.饥饿教育:何以让儿童“我要学”?

实际上,无论是儿童“陪玩教育、旁听教育”,还是“混龄教育”,其实,一句话就是儿童的“饥饿教育”

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厌学、逃学、弃学”?

还是一句话,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孩子得的都是学习上的“饱食症”,学习对于孩子没有一丁点“吸引”了,对于得了“饱食症”的孩子,必须采取教育的“饥饿疗法”,让孩子进一步完成他的学业。

何谓饥饿教育?

“饥饿教育法”是指欲望被强烈地刺激起来,欲望从强烈变成了饥渴,才能得到学习机会,而他们也往往因此更珍惜、更投入,学习效果常常能“事半功倍”。“饥饿教育法”源于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

幼儿时期的毛泽东为什么以“旁听生”的身份“玩学”、“学玩”,却能取得如此成就?而比他大很多的表哥们正二八经坐在哪里专业读书,却学不会呢?这又是为什么?

这就是教育的规律——儿童需要“饥饿教育”!!!

只有“饥饿教育”,才能让儿童“我要学”!

只有“饥饿教育”,才是“顺其自然、顺其天性”的教育!才是“不教恰恰教、不学恰恰学”教育!

这种教育就是无声的教育、无痕的教育。

这就是教育中最大的教,大教若无教,其实,这是真正的教,让你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感受到知识的存在,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这就为日后学习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我们知道,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求学期间,在路灯下深夜看书;在最热闹、最嘈杂、最混乱的地段“闹中求静”的读书;假期又身无分文的与同学步行千里读“无字的书”。

就是在新中国建国以后,毛泽东外出视察工作,总是先让卫士把他两个装满书籍文件的大书箱送上专列。他上车后,擦把脸就开始看书。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不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在毛泽东最后几年里,仍读书不止。他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小字本看不清,就看大字本。从1973年至1976年,他看了几十本大字本书刊。没有大字本的,就用放大镜来看。有一次高烧到39度多,两三天不能吃东西,躺在床上还要看书。

1975年7月,毛泽东的眼睛动了手术,无法看书,就叫工作人员念给他听。一部南北朝时瘐信写的《枯树赋》,让人对他读了几遍,他就跟着背了几遍。视力稍有恢复后,医生规定他每天只能看书15至30分钟,但他总是远远超过。医生只好给他配制了几付眼镜,右侧卧床时戴没有右腿的眼镜,左侧卧床时戴没有左腿的眼镜。

这是什么力量?

这是“饥饿教育”的力量!!

这还是“我要学”的力量!!!

学前教育,就是激发儿童要的“我要学”力量!

事实上,无论我们的孩子的学前教育、“在家上学”教育,还是学校上学,我们的教育都有培养孩子的“我要学”的力量!!

第三节 毛泽东“在家上学”,为何有爱读书的习惯?

毛泽东爱读书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先看新闻报道——

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自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善于挤时间看书学习。长沙求学时期他勤学苦读,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战争空隙争分夺秒地研读,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更加嗜读。

据报道,毛泽东的故居中南海就像个书天书地,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连厕所里也摆放着书。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把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等书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时,毛泽东也总是带着几箱子书。直到重病临终之前,毛泽东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在1976年9月7日至8日下午的弥留之际,毛泽东仍在坚持看文件、读书。据医疗护理记录,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共11次,达2小时50分钟。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7分钟的书,他又昏过去了。10多个小时后,毛泽东在书香味中离世了。

毛泽东读书,涉猎的领域极其广泛,文、史、哲、军事、自然科学,古今中外,无所不至。他多次号召广大干部要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毛泽东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伟人,当然和他有过人的天份与胆识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后天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经常说的一句格言。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

我们再看媒体的报道——

据2009年10月19日《南方日报》报道:“假如给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放一天假,他们会如何度过?”17日,“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一开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命题。他分析说,没有工作的一天,毛泽东会在床上看书,周恩来会邀请文艺界的朋友来家里聚会,邓小平则跟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毛主席如何读书:蒋介石的书也读 逝世前仍看书 2009年10月19日 《南方日报》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开讲“读书人”毛泽东——向毛主席学习如何读书】

他们三个人,三个不同的选择,这个故事看似轻松的背后却隐藏着文化哲理:一个人选择怎样的休闲方式,是他文化底色和性格本色的自然流露。毛泽东,一个喜欢读书的领导人物,必然是一个站在此岸、设想彼岸,大悲大患地寻求真理和构想未来的人。而事实证明,毛泽东留存世间的功业,多多少少也可以从他倘佯的书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线。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3次“在家上学”的一代伟人为什么如此酷爱读书?

毛泽东有怎样的读书方法?

这些书又怎样影响着他的一生?

其实,毛泽东一生孜孜不倦地酷爱读书学习习惯与“唐家坨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毛泽东的外婆家文家,在当时是四世同堂,有40多口人,是当地大户,属书香门第,富裕人家。所以家族中八舅文正莹多读了几年书,成为了乡中秀才。以致文正莹的屋内常放着几百种各样的书,成为了一个私有的“唐家坨图书馆”。没想到,这里竟成了少年毛泽东常去乐园。因为这里不仅有外祖父母和舅父等长辈的疼爱,而且几位表兄弟与他意气相投,友情甚笃。尤其与比他大9岁的大表兄文运昌更加关系密切。读私塾后,毛泽东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一类杂书,文运昌家里有不少这类藏书,毛泽东便常借来阅读。他俩还订了个“君子协定”,毛泽东每次向文运昌借书,都写借条,阅后及时归还再将它收回。

后来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学校换了几所,但他仍记得八舅的屋里放着很多书,于是便常到八舅家去借书。到唐家坨来回虽只有二十多里,但山路崎岖,费时又费劲。每次去借书,总是天麻麻亮动身,摸黑才回家。去八舅家借书,父亲怕误了农活,时常不同意,母亲总是设法给他打掩护,或者要他给八舅家送点什么东西啦,或者要他去八舅家拿些什么东西回来啦等等。这样,父亲有时也只好勉强答应。

1915年,毛泽东回家过春节,向八舅文正莹等拜年,顺便带来了《盛世危言》和《新民丛报》,由于文运昌不在,便留下了一张“还书条”,以示歉意。。。。

就这样在“唐家坨图书馆”帮助下,毛泽东开始养成爱读书的习惯。1911年,毛泽东来到长沙,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更是博览群书,广泛涉猎。1913年至1916年,除课堂学习内容外,毛泽东读书的范围,从先秦诸子到王船山,谭嗣同,从二十四史到本省县志。还研读了《韩昌黎全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1916年7月25日,毛泽东给友人信中说:“在校颇有奋发踔励之慨,从早至晚,读书不休。”

毛泽东的《讲堂录》是1913年11月至12月的听课读书笔记,共10000余字,涉及古今中外人物有拿破仑,恺撒,福泽渝吉,牛顿,富兰克林,伊尹,周公,孙武,孔子,孟轲,张良,司马迁,严光,李白,杜甫,范仲淹,朱熹,程颢,程颐,张载,周敦颐,郑樵,王船山,侯朝宗,魏禧等百余人;涉及古文典籍有先秦哲学,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文学家的言论著作。

读书几乎占了毛泽东工作以外的全部时间。每次红军打下一个县城,他都要嘱咐战士收集报纸书籍,选出有用的带在身边。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1931年打漳洲时收集到的,长征途中他一直带在身边。毛泽东的藏书习惯,为我党我军保存了战争年代大量宝贵资料;中央机关没有,却被毛泽东个人保存下来了。

建国后,毛泽东已有藏书6万余册,但仍不满足,常派人到北京各大图书馆借书。至1966年9月,先后借阅图书5000余册。仅1974年,就借阅1100余册。北京,杭州,上海,武汉,庐山等图书馆里,都有毛泽东借书的记载。

在毛泽东居住的菊香书屋的起居室,三面靠墙都是装满书籍的书架,沙发间的茶几上叠放着徐悲鸿,宋高宗等人的书册与草书字帖等。卧室里环绕四壁的仍是书橱书架,放置着经常阅读的马列著作,各种学术著作和线装古藉。就连睡觉的床上,一半也被垒起半尺多高的书籍所占据。

毛泽东外出视察工作,总是先让卫士把他两个装满书籍文件的大书箱送上专列。他上车后,擦把脸就开始看书。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不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抓住吃饭,开会,游泳前后,甚至上厕所时间读书。一部重刻宋淳熙本《昭明文选》就是他在上厕所时间陆续看完的。他说:“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我就要学习9年零359天。”

在毛泽东最后几年里,仍读书不止。他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小字本看不清,就看大字本。从1973年至1976年,他看了几十本大字本书刊。没有大字本的,就用放大镜来看。有一次高烧到39度多,两三天不能吃东西,躺在床上还要看书。

1975年7月,毛泽东的眼睛动了手术,无法看书,就叫工作人员念给他听。一部南北朝时瘐信写的《枯树赋》,让人对他读了几遍,他就跟着背了几遍。视力稍有恢复后,医生规定他每天只能看书15至30分钟,但他总是远远超过。医生只好给他配制了几付眼镜,右侧卧床时戴没有右腿的眼镜,左侧卧床时戴没有左腿的眼镜。

就在毛泽东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已无力说话,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听到满意的内容时,脸上露出了微微笑容。博文资料见雷国珍,吴玉《毛泽东大成智慧》,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我们看“高烧到39度多,两三天不能吃东西,躺在床上还要看书”这是什么学习精神?

这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学习精神!

少年毛泽东精神凭着这种学习精神,在第二次所谓的“在家上学”,过着“半耕半读”生活,也没有忘记读书与学习!

那么,少年毛泽东在过着“半耕半读”生活,是如何读书与干活相得益彰、两不误?

请看:

第二部分少年时期毛泽东“在家上学”教育故事

进入圈子
|相关推荐
|讨论区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