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记趣——童趣
2018-01-18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闲情记趣——童趣
24:24

 主播  |  昂九

音频.gif

4.gif

「 这 是 好 书 共 读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43 本 书 」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前几日我们读了《闺房记乐》这一章,在细节中窥见了芸的出色:自小,芸就是一个父亲早丧、独自靠女红养活一家、自学认字的才女;婚后,芸陪沈复在闺房中谈诗论书、赏月饮酒,芸亦是心路活泼,其最为可贵之处莫过于风雅感性之后的缄默沉静。那沈复呢?又是个怎样有趣的人?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 闲情记趣——童趣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31页到第38页以及第149页到第154 页。


沈复 著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


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次取杜鹃,虽无香而色可久玩,且易剪裁。以芸惜枝怜叶,不忍畅剪,故难成树。其他盆玩皆然。


惟每年篱东菊绽,秋兴成癖。喜摘插瓶,不爱盆玩。非盆玩不足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货于市者,俱丛杂无致,故不取耳。


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为妙,所谓“起把宜紧”也。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


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叶取不乱,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梗,所谓“瓶口宜清”也。


视桌之大小,一桌三瓶至七瓶而止;多则眉目不分,即同市井之菊屏矣。


几之高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须参差高下互相照应,以气势联络为上。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


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枝,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方免背叶侧花之患。


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势必枝乱梗强,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韵致矣。


折梗打曲之法:锯其梗之半而嵌以砖石,则直者曲矣。如患梗倒,敲一二钉以管之。即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堪入选。或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若新栽花木,不妨歪斜取势,听其叶侧,一年后枝叶自能向上。如树树直栽,即难取势矣。


然一树剪成,至少得三四十年。余生平仅见吾乡万翁名彩章者,一生剪成数树。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余未见其可也。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


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一瓯清茗,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种水仙无灵璧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盆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幽趣无穷,难以枚举。


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或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篱用梅编,墙以藤引,则无山而成山矣。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廚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干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


张佳玮 译


我回忆童稚时候,能够睁大眼睛看太阳,明察秋毫。纤小的东西,我也必得去细细观察其纹理,所以时不时能得些意外趣味。夏天蚊子嗡嗡声如雷,我就把它们想象成鹤群在空中起舞。心意所向,就觉得看上去,蚊子真成了鹤啦;便这么昂头看着蚊子们,脖子都僵了。又想了法子,把蚊子留在蚊帐里,慢慢拿烟喷它们,让蚊子们冲过烟雾飞翔鸣动,就当作是白鹤青云来看,果然就像是鹤唳云端,于是我心情怡然,拍手称快。


我又常在土墙凹凸的所在、花台小草丛杂的地方,蹲着身子,和石台齐平,定神细看,就以丛草为树林,当虫蚁是野兽,把土砾凸起的地方当作山丘,凹下的地方当作沟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我见两只虫子在草间争斗,看着兴味正浓,忽然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地扑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都被它吞了。我那时年幼,正看得出神呢,见此情景,不觉呀然惊恐。等神思定下来了,便捉住蛤蟆,鞭打了数十下,赶到别的院落里去啦。等年长了,回头想想,那两只虫子打架,应该是图谋奸情、不肯相从闹矛盾呢。古话说“奸近杀”,虫也是这样吧?


年纪稍长后,我爱花成了癖好,喜欢修剪盆景。后来认识张兰坡先生,才开始精通剪枝养节的法则,继而也领悟了接花叠石的套路。


花以兰花为最佳,我喜爱兰花的幽香韵致,但是兰花的花瓣品相好到能入图谱的,实在不可多得。张兰坡先生临终时,赠给我荷瓣素心春兰一盆,都是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图谱的上等兰品。我珍爱这盆春兰,当作拱璧宝玉一般。我在外担当幕僚的时节,芸便亲自灌溉,于是兰花的花叶颇为繁茂。没两年,一天早上,这花忽然枯萎死去。后来才知道,有人想分我这盆兰花,我不许,他们便找了机会,用开水浇花,把它烫死了。从此我发誓,再不种植兰花了。


兰花之外,我也钟爱杜鹃花。虽然没什么香气,其色彩却可以久供赏玩,而且容易剪裁。因为芸怜惜花枝花叶,不能放开修剪,所以我家的杜鹃也难以长成好树。其他盆景也都是如此。


每年篱下菊花绽放,我们便大发秋兴,终日品赏。我喜欢摘了菊来插瓶,不喜欢栽作盆景。


菊花插来,宜单数,不宜双数。每瓶只插一种品种、一种颜色更好。选用的花瓶,瓶口应该选开口阔大的,而窄小的不宜:阔大的瓶子宜于花枝舒展。无论五到七朵还是三四十朵,必从瓶口作一丛怒发竖起,以丛不散漫、不互相挤压、不靠着瓶口为最好,这就是所谓“起把宜紧”。选花之时,要选叶子不乱、花梗不太硬的,如此易于固定。固定花的针,应该隐藏起来,如果针太长的话,宁愿弄断一截,不能让针露出花梗显得难看,这就是所谓的“瓶口宜清”。


看桌子的大小,一桌子可以放三瓶到七瓶,多了就眉目不分,好像市井摊贩上的菊花屏了。花几的高低,最重要的是气势联络。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心领神会得其入画的意境。


如果是以木本植物这样茎干发达的花果插瓶,剪裁的法度必是先观察花枝的形势,判断其姿态,看准之后,剪去其多余的杂枝,再思考花梗如何插入瓶中。依据花形,或折弯或扭曲,插入瓶中,才能避免叶子朝背面、花果太靠边的问题。如果一枝花在手,先限定花梗是直的,取来直接插在花瓶里,势必落得花枝杂乱、花梗僵硬、花侧叶背,既难以取得好姿态,更谈不上风致了。


折弯、扭曲花梗的法子是:锯掉花梗的一半,嵌上砖石,于是花梗直的也就变弯了;如果怕花梗倒下,敲一两个钉子来固定。如枫叶竹枝、乱草荆棘,都可以这么处置。或者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或者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只要位置得宜,便给人超脱世外的趣味。倘若是新栽花木,便不妨歪斜种植,取个好看的姿态,听任它们的叶子侧生,如此长一年后,枝叶自己就能向上了。


然而一个上好的盆景树栽,从种植到修剪完,至少也得三四十年心血。我生平只见过故乡的万彩章老先生,一生剪成过几棵好树;又在扬州一个商人家,看到一位游玩的虞山客人,带来送主人的黄杨和翠柏各一盆:可惜是明珠暗投,我真不觉得那扬州商人会懂得品鉴这两盆好树。


倘若留枝节盘旋如宝塔,扎枝弯曲得像蚯蚓,那就匠气了。


点缀盆景的花石,小则可以精巧到入画图中,大则可以融汇韵致,令人入神。捧一瓯清茶观赏,注意力能被盆景移取,使人神游其中,这等盆景,才适合在幽静书斋里赏玩。


以往种水仙,没有灵璧石来点缀,我曾试图拿些有石头意思的木炭来取代。黄芽菜心其白如玉,我便取大小黄芽菜心五七枝,用沙土植在长方盆里,以木炭代替石头,与黄芽菜心对比,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来处理盆景,趣味无穷,难以一一列举了。


至于说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是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学问了,实在一言难尽。


所谓大中见小,就是说空漫的地方,种植些容易生长的竹子,编植容易繁茂的梅花,当作屏障隔断。


所谓小中见大,便是像窄院里的墙,宜使其形状凹凸,用绿色装饰,以藤蔓来牵引勾连;嵌上大石头,在上头凿字,做成碑记的样子。如此,推开窗,就像面对山壁,便觉得山石峻峭无穷。


所谓虚中有实,就是说在园林里山穷水尽的地方花心思,让人一折一转弯,而觉豁然开朗;或是轩阁里设橱柜的所在,橱门一开能通到别院,就显得别有洞天。


所谓实中有虚,就是说在不通的院落里开门洞,用竹石映照空处,看上去有空间,实际没有;也可以在墙头设置矮栏杆,仿佛上面有月台,实际只是虚设。


编辑:小书

书友们记得签到打卡

坚持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好书共读-进阶.jpg
04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一份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chance


LOFTCam2015-09-01-00-13-16.jpg

昂九 [ 半吊子摄影狗 ]

我们一无所有,唯不能失去自由


61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译者:张佳玮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