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释天生才华?又是什么比智商更重要?
2018-03-15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想办法去开发这些潜力,使潜力成为能力,没有捷径可走,最有效的只有刻意练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又是什么比智商更重要?
18:49

 编辑  |  小书

播  |  白杨

音频.gif

9.gif

「 这 是 好 书 共 读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47 本 书 」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新版好书共共读已上线 

 点击【订阅】本书 

 即可接收本书最新更新的文章推送 


昨天我们了解了想要成为杰出人物,要经过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这四个阶段等。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怎样解释天生才华?又是什么比智商更重要?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3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255页到第299页。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是:在确定人们的能力时,天生的才华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信念认为,不论人们想成为杰出的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作家,还是其他领域或行业中的杰出人物,如果他们生来具有这些方面的才能,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他们依然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提高技能,但比起其他那些缺乏天生才华的人,他们需要的时间更短一些,而且最终能够攀登到更高的高度。


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艰苦的过程中一步步改进,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这里没有捷径可走。有效的练习也许有许多类型,但最有效的只有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利用了人类大脑和身体的天生的适应能力。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细致入微的心理表征的帮助下创造的,那些心理表征使得我们能够比其他方式有效得多地分析和响应我们面临的各种局面。


破解“帕格尼尼奇迹”

尼科罗·帕格尼尼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他发明了许多新的技巧,使自己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演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广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是,他可以用一根弦的小提琴演奏整首曲子。


帕格尼尼能够做出单弦演奏的小提琴曲,并且用单弦来完美地演奏这些曲子,他是小提琴大师,而他独具的这种能力,在他那个时代,其他的小提琴家都望尘莫及。事实上,他的演奏并不是现场的听众认为的那么神奇,而是长期而细致的练习的结果。


人们相信天赋的力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天生的天才明显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像帕格尼尼这样的人,似乎展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技能,这些技能,换作其他任何人,或者是练习得很少或根本没有练习的人,不可能拥有。


然而从没找到有说服力的例子,证明任何人不经过高强度和广泛的练习,便能培养杰出的能力。


破解“自闭症奇才”

除了莫扎特之类明显的奇才,还有另一些人,人们通常认为他们具有杰出的能力,表现得近乎神奇。他们被称为自闭症奇才。这些自闭症奇才的能力通常在非常特定的领域中出现。有的人演奏某种乐器,往往记得住几千首不同的乐曲,有时候甚至刚听一遍新的乐曲,便马上能演奏出来。


这些能力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是因为大多数自闭症奇才通常在其他方面面临着困难。有的人在智商测试时得分极低,另一些人则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几乎无法与他人交流。因此,这种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能力,却在其他方面难以和正常人相比的现象,十分引人关注,同时也使我们认为,自闭症奇才们的这些杰出能力一定是没有经过正常的训练而造就的。


科学家对此已经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奇才并不是某种神奇才能的接受者,相反,他们和其他任何人一样,是通过训练来练就那些本领的。


研究人员对比了两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一种是培养了具有杰出能力的自闭症孩子,另一种是没有这种能力的自闭症孩子。他们发现,自闭症奇才更有可能比不具备奇才的普通自闭症孩子更加注重细节,而且更倾向于反复的行为。当某件事情引起了自闭症奇才的注意时,他们将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那件事上面。这些特殊的自闭症患者,更有可能着了魔似的练习一首曲子,或者记住一系列的电话号码,因此,更有可能在那些方面培养和发展技能,这和另外那些专心从事有目的的练习或刻意练习的人所采用的方式一样。


“缺乏”天生才华的人

杰出能力是大量的练习与培训的结果。神童和自闭症奇才并没有给我们任何理由相信,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具有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天生能力。


但那些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都不具备天生才能的人,情况又怎样?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解答的问题,因为我们难以判断为什么某个特定的人不能取得某种成就。他是不够努力、缺乏适当的教育,还是缺乏“天生的才华”?这些信息,不可能总是知道,但可以考虑下面这个案例。


数学这门学科,也许是最多人认为自己并不擅长的学科。大部分的学生,尤其是美国的学生,在读完高中之后都确定,自己除了计算简单的加减乘法之外,再没有任何天赋来解答数学题。

但许多成功的例子表明,如果以正确的方式教授,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很好地学习数学。


在这些成功的例子中,最有意思的是一门名为“跳跃数学”的课程。该课程运用了刻意练习中同样的那些基本原则,并且运用反馈来监测进步。根据反馈,这种方法使他们基本上能够教所有学生相关的数学技能,而且没有哪位学生落后于人。


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包括数学,还包括写作、绘画、网球:人们停止学习和进步的脚步,并不是因为他们达到了某种天生的极限,而是因为他们停止了训练,或者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从来没有开始过训练。没有证据表明,任何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生来就不具备唱歌、解数学题或拥有其他任何技能的才能。


训练时间比智商更重要

只要我们观察整个旅程,也就是人们从新手一步一步成为杰出人物的这整个过程,就会对人们怎样学习和进步,以及达到卓越水平需要做些什么等,形成不同的理解。最好的例子来自国际象棋。在大众眼里,某位国际象棋棋手的棋艺高超,与他丰富的逻辑和卓越的智力紧密相关。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国际象棋的水平高超,意味着他具有高深的智慧,只有少数一些幸运儿才天生就拥有这样的智慧。反过来也是一样,要下好国际象棋,需要一个聪明的大脑。


如果研究那些刚刚学会下国际象棋的孩子的能力,你会发现,智商更高的孩子实际上比智商一般的孩子能够更加迅速地提高棋艺。但那只是故事的开始,只有等到故事结束,你才能看清真相。


最近对围棋高手的研究表明,他们的平均智商实际上还低于普通人。有两项针对韩国围棋高手开展的单独研究发现,围棋高手的平均智商为93,而控制组中的非围棋棋手的普通韩国人(年龄与性别都和围棋棋手相同),平均智商在100左右。显然,围棋高手在智力测验上的分数并不会比普通人的分数高。


当研究人员分析获得的数据时,得出的结果和已见证过的结果相类似。孩子们已进行的国际象棋练习,是解释他们棋艺高低的最大因素:练习得越多,他们在棋艺的各项测量指标上的得分也越高,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智商因素在影响他们的棋艺方面虽然作用较小,但依然显著:智商越高,棋艺也越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令人惊讶的是,视觉空间方面的智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记忆力和处理速度则重要得多。观察所有这些证据,研究人员推断,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们中,尽管天生智力(或者说智商)依然在棋艺上发挥着作用,但练习是关键的因素。


当孩子刚刚开始学习国际象棋时,他们的智商在他们可以多快地学习下棋并达到一定的棋力方面发挥着作用。随着孩子(或成年人)学习下国际象棋,他们创建了一系列的心理表征(基本上是一些心理捷径),使得他们既能很好地记住棋盘上的棋子,又能快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棋局中的合适招法上。这些优质的心理表征,很可能使他们能够更加迅速而有效地下棋。区分两位棋手的最重要因素不再是他们的智商,而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以及他们可以多么有效地运用这些表征。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条重要的经验: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


基因差异的真正作用

尽管具备某些天赋的人,比如在国际象棋研究中棋手们的智商可能在刚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具有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优势变得越来越小,到最后,练习的时间与质量反而在决定人们的技能变得多么熟练时,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研究人员在许多不同领域和行业中发现了这种模式存在的证据。和国际象棋一样,在音乐领域,刚刚开始练习的人们,其智商与技能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关性。不过,这种智商与音乐演奏水平之间的相互关联,随着研究时限的延长变得越来越小,而且,对大学音乐专业学生或者职业音乐家的测试,并没有发现智商与演奏水平之间存在相互关联。


我们曾在第2章讨论过伦敦出租车司机的例子,在那些研究对象中,完成了测验并获得许可而成为出租车司机的人,与没有完成测验并最终被淘汰出局的人之间,并不存在智力上的差别。也就是说,司机们的智商,并不会影响他们在伦敦准确找到行驶路线的能力。


在那些已经接受过足够训练,已在他们选择的领域或行业中达到一定技能水平的人之中,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种由基因决定的能力在确定谁将是最杰出人物方面发挥着作用。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基因的差异,影响到某些人的表现如何,那么,这些差别不可能直接影响到相关的技能,它们最有可能通过发展和提高某项技能所必须付出的练习与努力来表现。


例如,也许有的孩子生来就带有一系列的基因,使得他们从绘画或演奏音乐的活动中获得更大的乐趣。那么,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绘画或演奏音乐。这些孩子和同伴相比,将更可能成为更出色的画家或音乐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天生就具备某些才华,并不是他们本就拥有某些从事音乐或绘画的基因;而是因为某些东西(也许是基因)在促使他们刻苦地练习,并因此培养和发展了技能,而且比同伴发展得更高、更快。


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它们的作用会慢慢消失而以下因素更突出的作用会显现出来:他有多大的可能性从事刻意练习,或者那种练习可能多么有效。


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性

当人们假设,天才在确定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这种假设会指向一些决定与行动。如果你以为那些不具备某方面天生才华的人绝不可能擅长于这方面的事情,那么,当父母、老师或者其他人看到孩子不擅长做某件事情时,就会鼓励他去做别的事情。对看起来笨手笨脚的孩子,不会让他去搞体育;对那些唱歌不着调的孩子,会让他去试试别的。


 这就是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性。它往往使人们假设,有些人生来就具有某些方面的天赋,而另一些人则不具备,而你可以很早就分辨他们之间的这些差别。如果相信这种观点,那就是在鼓励和支持“有天赋”的那些人,并打击其他的人,从而制造自我实现的预言。


人类的天性是希望在他们做得最好的方面投入自己的努力,包括时间、金钱、教育等,并且试图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至于失望。这种想法和做法并没有恶意,但其结果却具有惊人的破坏力。避免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是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并努力想办法去开发这些潜力。


09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好书共读-进阶.jpg


本期主播

白杨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简介:资深媒体人、国家一级播音员、配音师,电台主播。

公众微信:baiyangjianggushi

个人微信:baiyangzhuchi


22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作者:(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译者:王正林
热门随笔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