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 新 生 —— 来自好书共读
2018-12-21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谁杀人,谁也挨杀;谁祸害女人,谁的女人也挨祸害!
四世同堂 | 新 生 —— 来自好书共读
19:32

主播  |  白杨

编者  |  东篱

音频.gif

640-190四世同堂gif9.gif

「 这 是 好 书 共 读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75 本 书 」

新版好书共读已上线

晚安故事 | 精品领读 | 每日听书

点击上方栏目名称,阅读更多好书

【点击此处,订阅本书

每晚八点,陪你读书!




今日读书签


领读日签9.jpg


我们始终相信阅读的力量!

好书共读栏目的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天佑老人的离开固然让人悲伤与愤怒,但柔弱的小文那把砸向鬼子头上的椅子,无疑是在宣告: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而以冠晓荷为代表的一伙人似乎也迎来了他们的噩梦……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新生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第443页到第497页。




新  生


    高第迷迷糊糊的走了半天,看见路北的一座小庙,正在东张西望的时节,由西殿里出来一个人,钱默吟先生。

  老人看见高第,愣住了。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谁告诉你的?”

  高第笑了:“没人告诉我,我误投误撞的走了进来。”

  老人放了心,低声的说:“别对任何人说,我在这里……”

  高第把过去几个月的遭遇都倾倒出来。最后,提出“报应”作为结论。

  老人说:“没有报应,高第!事在人为,不要信报应!”

  “我怎么办呢?”

  “等我想一想看!”老人闭上了眼。

  高第似乎等不及了,紧跟着问:“招弟要是也教我当特务去,我怎么办?”

  “我正想这个问题!你有胆子去没有?”老人睁开眼,注视着她。“假若你有胆子进去,把你的一切都时时的告诉我,不是极有用吗?”

  “钱伯伯,我以后上哪儿找你去呢?”

  “这里,我要不在这里,告诉后院的明月和尚,他是咱们的人。”

  招弟的住处被瑞丰设尽了方法打听到。瑞丰和晓荷像一对探险家似的,兴高采烈的来到东城根。

  日本人抓住了他们,要追究他们怎么知道招弟在这里。

  到晚间十点钟,小羊圈来了一卡车日本人。

  三个进了六号,五个进了祁家。

  日本人带着一号的日本老太婆,逐一的指着祁家的人,问老太婆几句话,老太婆必恭必敬的作简单的回答。由老太婆的神气与他们的反应,瑞宣看清楚,她是给祁家的人说好话呢。

  他们又盘问了瑞宣几句,然后无可奈何的往外走。

  高第被日本人带走,来到狱中,日本人马上教她和招弟对质。

  招弟解释得很好:“我教高第回家,是想也把她介绍进来,作特务。”

  最难以处置的倒是晓荷与瑞丰。日本人调查他们俩的过去经历,他们俩,一点不错,是百分之百的顺民。他们越审问,越觉得他们俩可爱,可也越有点摸不清头脑。

  于是,晓荷与瑞丰便平安无事的在狱里度着他们的无聊的生活。


  日本人一道命令,北平所有的面粉厂与米厂都停了工,大小的粮店都停止交易。存粮一律交出,新粮候命领取。北平变成了无粮的城。

  北平像半瘫在晴美的夏晨中。

  韵梅,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决定自己去领粮。

  天还早,也不过八点来钟,快走到老义顺,她的心凉了。黑糊糊的一大排人,已站了有半里多地长。

  太阳越来越强,大家开始感到烦躁,前前后后都出了声音。巡警们的脚与眼也开始加紧活动。

  皮鞭响了。前面的人都在乱冲,乱躲,乱喊;她像裹在了一阵狂风里,一切都在动荡,而她迈不开脚。

  忽然的,皮鞭的梢头撩着了她的眼旁。

  她捂上了眼,忘了一切,只觉得世界已变成黑的。

  “祁太太!”她恍惚的听见了白巡长的声音:“快回家!把口袋,钱,粮票,都给我,我替你取,你快回家!”

  白巡长给送来粮食——小小的一口袋,看样子也就有四五斤。

  把那点粮食倒在了一个大绿瓦盆中。天佑太太和儿媳都看不懂那是什么东西,祁老人活了七十多岁,也没看见过这样的粮食。

  盆中是各种颜色合成的一种又像茶叶末子,又像受了潮湿的药面子的东西,不是米糠,因为它比糠粗糙的多;也不是麸子,因为它比麸子稍细一点。它一定不是面粉,因为它不绵绵软软的合在一处。这黑绿的东西又酸又霉,又涩又臭,像由老鼠洞挖出来的!

  冠祁二位被放了出来,因为日本人既没法定他们的罪,又不愿多费狱中的粮食。

  晓荷看着原来是他自己的那所房子。他想起以前的自己,大赤包,桐芳,与女儿们。他不能明白他怎么会落到这步天地。

  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到何处去,饥饿是最迫切的问题。他决定去找蓝东阳。

  东阳开门见山的问晓荷:“告诉我,招弟当特务的事是不是真的?”

  晓荷像忽然被马蜂螫了一下:“哎呀!我敢拿东洋人的事随便开玩笑吗?”

  “告诉我,我上哪儿去找她?”

  晓荷不敢说出她的地址来,怕再下狱。

  “你既也找不到她,我只好找祁瑞丰了!”

  “瑞丰?他骗你呢,他要是特务,我就是日本天皇了!”

  这时候,瑞丰到了蓝宅,东阳斜着绿脸,瞪着瑞丰问:“你说,你是特务,真的?”

  瑞丰硬着头皮回答:“那还能是假的?”

  “你,冒充特务!”东阳一扬手,“带他走!”

  瑞宣往外院走。走到影壁前,看见地上有个不大的纸包。他把纸包拾起来,里边,是瑞丰的一件大褂。搂着大褂,他的泪忽然落下来。

  白巡长看了看瑞宣,看了看大褂,“他们弄死人,总把一件衣裳送回来;老二大概——完啦!”

  “白巡长!”瑞宣的嘴唇颤动着说:“我把这件大褂留在这儿吧?万不能教我祖父看见!我的父亲……现在又是老二,祖父受不了!请你帮我点忙,千万别对任何人说这件事!”

  孙七心里一阵阵的发酸。饥,暑,疲倦,忧虑,凑在了一处,首先弄坏了他的肠胃,他时常泻肚。他没钱去看医生,只在疼得太厉害的时候,去喝一口酒。

  一来二去,孙七已经病得不像样子了。

  他应当休息。可是,休息没人给钱。他必须去串胡同。

  快到“七七”纪念日,他又昏倒在街上。

  苏醒过来,不知怎的,他却是躺在一辆大卡车上。

  隔了好久,他听见有人叫他。他挤了挤眼,用力的看。那个人又说了话:“我,冠晓荷!”

  晓荷自从在蓝宅吃过一顿饭以后,就赤手空拳的到处蒙吃蒙喝,变成个骗子兼乞丐。

  晓荷要笑一笑,可是忽然的咬上了牙:“噗——肚子疼!”

  孙七出了凉汗。肚子疼不算罪恶,他知道。可是,晓荷既也肚子疼,既也被拖到这里,大概非出岔子不可!

  下午三点,来了个又像兵又像护士的日本人。逐一的问屋里的人,大家都回答:肚子不好。

  “要消毒的!”日本人说了这么一句,匆匆的走开。

  大家都不明白消毒是什么意思。晓荷觉得责任所在,须给大家说明一下:“大概是教咱们洗洗澡,换换衣服。这是必有的手续,日本人最讲究卫生,清洁,我知道!”

  又过了几分钟,那个日本人又回来,拉开门,说了声:“开路!”

  晓荷抢先往外走,并且像翻译官似的告诉大家:“教咱们走!”

  走出大门,一部大卡车在门外等着他们呢。

  “大概呀,这是送咱们到正式的医院去。”晓荷一边往车上爬,一边推测。

  出了城门,车停在一片榆林外。

  树后有一大溜挖好的坑,土块上有些被晒死的紫红的蚯蚓。

“消毒的!”日本兵一枪把子将冠晓荷打入第一个坑。坑中的土越来越厚,晓荷的声音越来越小。

第二个坑是孙七的,他跳了进去,没出一声。

  这叫做消毒。

  全城都在消毒。共和面弄坏了北平人的肠胃,而日本人疑心是什么传染病,深怕染到日本居民。几辆大卡车日夜在街上巡行,见到晕倒的,闹肚子的,都拖走去消毒。消灭一个便省一份粮食。

  一晃儿又到了中秋节。

在祁家,过中秋节包括着给祖父贺寿。

  到了十一的晚间,丁约翰象外交官似的走了进来。

  “祁老先生,”丁约翰必恭必敬的说:“富善先生派我送来这点面,给您过节的。富善先生原打算自己来请安,可是知道咱们胡同里有东洋人住着,怕给您惹事,他请您原谅!”

  祁老人感叹了半天之后,出了主意:“小顺的妈,蒸馒头,多多的蒸!亲友们要是来拜寿,别的没有,给他们馒头吃!现在,馒头,白面的,不就是海参鱼翅吗?”

  等到客人都走了,老人叫:“小顺儿!去拿几个馒头来,用手绢儿兜好!”

  一家人都猜不到老人是什么意思。

  老人慢慢的立起来,“哼!我要恩怨分明!一号的那位日本老婆子对咱们有点好处,我给她送几个馒头去!”

  “好,我陪您去!”瑞宣知道老太婆不大会说中国话。

  还没等瑞宣说明来意,老太婆就用英语说了话:“你来的正好,我正要去告诉你!孩子们的娘都被军队调了去,充当营妓!”

  一直到进了家门,瑞宣才把老婆婆的话告诉了祖父。

  祁老人想了半天,低声的说:“谁杀人,谁也挨杀;谁祸害女人,谁的女人也挨祸害!那两个孩子跟老婆婆都怪可怜的!”


一清早,韵梅去领粮。她看见了老三瑞全!

身上带着秦岭上的黄土,老三瑞全现在才明白,中国有那么多不同的天气,地势,风俗,方言,物产;中国大得使他狂喜,害怕,颤抖。连各处的云与蚊子都不一样!他没法忘了北平,可也高兴看那些不同的地域。那滚滚的黄流与小得可怜的山村,似乎是原始的,一向未经人力经营过的。可是它们也就因此有一种力量,是北平所没有的一种力量,紧紧的和天地连在一处。他想,新的中国大概是由这些坚实纯朴的力量里产生出来,而那些腐烂了的城市,像北平,反倒也许负不起这个责任的。

  他也爱那些脚登在黄土上的农民,他们耕植的方法是守旧的,他们的教育几乎是等于零的,他们的生活是极端艰苦的,可是他们诚实,谨慎,良善,勤俭。只要他们听明白了,他们就不惜拿出粮食,金钱,甚至于他们的子弟,献给国家。

  有这样的人民,才有吃不饱,穿不暖,而还能打仗的兵。

  这样看明白了,瑞全才也骄傲的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而不仅是北平人。

  他开始不注意自己的外表。看着自己身上的破衣服,鞋子上的灰土,和指甲缝中的黑泥,他不单不难过,而反觉得应当骄傲。

  已是秋天,他才由廊坊上了火车。

  进城时,日本人像鉴定一件古玩似的看着瑞全,看了好大半天,开始审问瑞全。瑞全把已背熟了的家谱与乡土志,有点结巴,而又不十分慌张的,一一的说出来。

  日本人又问了许多问题,瑞全回答得都相当得体。

  出了屋门,他还慢条厮理的东张西望,仿佛忘了方向,在那里磨蹭。他知道,若是出门就跑,他必会被他们再捉回去;不定有多少只眼睛在暗处看着他呢!






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心得?

可以记录在下方的【随笔区】

共读时间:12月03日——12月12日


点击订阅

wode


觉得文章有益

不妨点赞鼓励

也可分享给身边的书友

点击此处,免费读书.jpg

本期主播

白杨

本期编者

东篱


- 09 -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好书共读-进阶.jpg

未标题-1.jpg

文首-文末-每晚八点伴你共读.jpg


3
四世同堂(精)
作者:老舍
show popup